“野外生疏復雜環境下如何判定方位?”“滅火作戰中,如何打造高山輸水等復雜環境下滅火專業力量?”通過“野外化、實戰化”訓練如何更快提升隊伍應對高山復雜區域作戰任務水平?入駐陜西省延安市以來,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延安駐防隊伍緊貼使命任務,瞄準實戰需求,組織隊伍進山入林開展高山林區復雜地形滅火戰法技能訓練,在全隊伍立起實戰環境下遂行任務能力的鮮明導向。
進入春防戰備期以來,延安地區防火形勢不容樂觀,火災隱患風險呈上升態勢,為確保駐地生態資源安全,著眼隊伍滅火技能提升,延安駐防隊伍堅持從實戰訓練出發,以《森林消防隊伍教育訓練大綱》為依據,積極探索高山水泵滅火戰法,依托復雜山地和水源充足地域開展野外專項訓練,在實戰中求突破、求實效。
“665,665,萬花山東段山腰處突發森林火災,請你部迅速架設水泵實施滅火作業!”“665明白,一組跟我來……”隨著該隊伍大隊長郭飛的一聲令下,駐防隊伍常規分隊五中隊迅速出擊,第一時間全裝全員向“火災”發生地展開滅火行動,由此一場高山林區滅火戰斗演練在萬花山腳下展開……
據了解,現場設置的火災發生地,幾乎位于山頂處,距地面有1000米的距離,坡度達60度,由于山高坡陡、植被密集,別說背著水框、水泵向上爬了,就是空手向上爬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“報告,水泵分隊已到達指定區域,水帶連接完畢”“報告,一號泵、二號泵連接完畢、三號泵、四號泵、兩個水囊正向山腰處行進……”這時對講機里傳來隊伍展開滅火行動的進展情況。此時隊員們正運用串聯泵架設滅火戰法,在坡度60度的山坡上開設出一條長達三公里的水龍通道,整個過程中,隊員們不僅要完成水帶的鋪設、水泵的固定啟動、還要克服不利地形、樹枝被劃傷、山上滾石的危險。
火場情況復雜多變,戰機稍縱即逝,滅火行動可謂分秒必爭。針對延安地區山高坡陡、常規機具直接撲打相對困難且危險系數大的實際,駐防隊伍著眼滅火實戰需求,將水泵訓練場從營區搬到野外、從平地換成高山、從固定距離變成不定距離,同時優化人員分工,不斷提高架設速度,在原有的水泵滅火基礎上改造創新,運用多次蓄水、多泵相連、并-串-并結合的方法,減少操作失誤,全面提高管帶連接效率、水泵出水速度、末端出水壓力。
“在高山復雜林區實施高效滅火戰法一直是我們探索研究的課題,在復雜地形區域開展戰法訓練,就是要錘煉隊伍在高山林區和復雜條件下遂行中心任務的能力,切實實現高效滅火戰法與戰斗力的“無縫對接”。在場全程指揮的大隊長郭飛說道。
據悉,該駐防隊伍結合延安市周邊地形地貌和林區分布特點,還重點對泵車結合、管線接力輸水、緊急避險等高山林區滅火作業戰法進行了實踐研究,反復推敲水泵作業在高山復雜地域滅火的效率,有力提升了隊伍在復雜條件下遂行滅火任務的能力,為隊伍在不同地勢、不同海拔、不同坡度的地形區域實施高效滅火戰法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,為隊伍遂行滅火作戰任務,實現“滅大火、打惡仗”打下了堅實基礎。